真空接触器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- 产品中心

产品简介

  • 产品分类:智能配电产品
  • 产品简介:
    概述 TBLCZ5(TBLCZ5-12-S/630)系列整体绝缘框架式产品,是市场主流机型。本公司总结了用户使用经验,依托公司多年的设计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,对原产品进行了更新设计,使该系列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及可靠性、易使用、易维护上都有较大提高。欢迎用户选择使用。

产品详情

产品特点 

•  主回路 
•  采用整体式框架结构,在有效保证绝缘的同时能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。

•  真空开关管采用国内知名厂家的产品。技术成熟,质量可靠,市场信誉好。
•  630A电流等级采用端面和导电夹双重动端联接,电阻小、温升低、更可靠。 
•  导电排美观耐用,上端有平联接或竖联接二种方式供选择,方便用户使用。 
•  电磁系统 
•  同类产品中独有的内置式大容量密封辅助开关,大大提高辅助开关的可靠性,使用安全。 
•  优化动作结构,降低线圈启动功率和保持功率,因而温升低,寿命长,更可靠。 
•  动衔铁分闸极限位置设置限位缓冲器,消除由于分闸反弹幅值过大带来的事故隐患。同时辅助开关打头也使用缓冲,降低动作冲击力,提高辅助开关可靠性。 
•  动作结构 
•  转轴支承灵活,受力无卡滞,轴向窜动小,提高了动作性能和一致性。 
•  合理的动作机构以及动端双导向机构,能确保真空管动导电杆轴向运动同轴度,提高了接触器性能和可靠性。使三相同步性、弹跳指标优于同类产品。 
•  增强主触头的接触压力,提高了电性能和动作特性。指标优于同类产品。 
•  机械保持装置自成一体,结构合理,使用更可靠。 
•  方便使用和维护 
•  控制回路接线端子有功能标志,防止接线错误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,将接线端子装于机器的二侧或前面,方便接线。辅助触点数量可根据使用要求组合,

型号组成及意义

1. 用户验收

用户在收到产品后,请核对接触器是否与订货合同相符合,特别是额定电压、额定电流和控制电压是否与所需一致。并对接触器进行检验,一般可进行以下内容:

——外观检查。

——使用规定控制电压进行分合闸操作,检查动作情况。

——在分闸情况下进行1min工频耐压试验。

——使用仪器检验机械特性和主回路电阻(如需要)。

——其他必要的检查。

注:发现机器通电后有电磁声,但不动作,此时请立即切断控制电源,防止烧坏线圈,检查原因。

2. 安装

2.1.外型尺寸和安装尺寸见图。

2.2.本机应水平安装使用,安装时不能有明显的倾斜。

2.3.安装脚必须处在同一平面,如不符合要求必须要垫平。

2.4.连接主回路的导电排或者电缆线,不能对机器有明显的拉力,连接处必须压紧。

注:如果四个孔不平而强行安装,或有明显的拉力,将使机器变形,产生燥声或影响正常动作,严重时造成整机故障。

2.5.正确进行电气连接,接入的交流或直流控制电压要与接触器控制电压一致,接线后要进行核对。

2.6.接线端子接线请使用合理的工具和适当的扭力,防止损坏接线端子。

3.使用

3.1.正常工作条件

3.1.1 环境温度: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不超过 + 40℃, 且在 24 小时的平均值不超过 + 35℃,周围空气温度最低不低于 -25℃。

3.1.2 海拔高度: 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 米。

3.1.3 相对湿度:大气的相对湿度在周围空气温度为 + 40℃时不超过 50%,在较低的 温度下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,日平均不大于 95%,最湿月的平均温度为 + 20℃时,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 90%,已考虑因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。

3.1.4 工作环境:无雨雪侵袭、明火、爆炸危险、化学腐蚀及强烈振动的场合。

3.1.5 安装条件: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超过 5°。

3.1.6 污秽等级:III 级。

3.2.使用

3.2.1 正确选择接触器技术参数,包括辅助触点都不能超负荷使用。

3.2.2 接触器四周和上方要留有足够的绝缘空间,保证使用安全。

3.2.3 当接通控制电源,而没有动作反应时,应立即切断控制电源,检查原因,以避免烧坏电磁线圈。

注:电磁线圈通过机内辅助开关转换吸合保持状态。如果不能从吸合转换为保持状态,吸合时较大的启动电流将使线圈迅速升温而烧坏。

3.2.4 当接触器用于感性负载时,建议采用R-C阻容保护或压敏电阻保护等过电压吸收保护装置,保证负载安全。

3.2.5 电磁系统有较强的磁性吸力,要防止铁磁物质吸入机内。

3.2.6 接触器主回路不适宜进行串并联接工作。

3.2.7 用于控制本机的电器其负荷应有足够容量,尤其是直流控制方式。

4.结构和原理

4.1.结构:接触器采用整体绝缘框架、高压回路和低压控制上下分置结构,具体见图示。整体框架结构稳定,工作可靠,直观、紧凑、体积小。特有的辅助开关内置设计,提高机器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美观性。

4.2.工作原理:

4.2.1.真空开关管(真空灭弧室)是接触器的核心元件,由上下盖板、陶瓷外壳、波纹管、动、定导电杆组成的密闭腔体,并抽成高真空。动、定导电杆里端有一对耐磨损低截流材料的触头,组成性能良好的开关触点。波纹管隔绝大气又使动导电杆能轴向运动。由于真空接触器主触头的分合是在真空中进行,因而具有优良的开关特性,寿命长,安全可靠。

注:真空管是高真空腔体,不能受到外力冲击,波纹管也不能受到动导杆的转动扭曲。

4.2.2.动作原理

真空管的动导电杆通过导向机构、触头弹簧、绝缘子与分合板相连,分合板和动衔铁都固定在转轴上。合闸时;电磁线圈通电对动衔铁吸合,使分合板向上运动,通过绝缘子、触头弹簧推动动导电杆使真空管内的触头闭合,并提供触头压力,保证闭合可靠;分闸时,电磁线圈断电失去吸力,动衔铁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向外运动,使分合板向下拉动绝缘子、动导电杆,使管内触头分开规定距离,达到可靠分断。由于电磁系统在吸合动衔铁时需要较大的启动功率,而合闸保持功率可大为减少。因此,电磁线圈需要启动、保持转换,其转换是由辅助开关同步进行。辅助开关同时也提供用户外部控制需要。接触器采用直流电磁系统,机内控制电路提供了整流装置,用户可直接用交流电源控制。具有机械锁扣装置的接触器,其合闸保持是由锁扣承担,保持后无  需用电。分闸时由锁扣分闸线圈得电动作带动锁扣解锁,后面的过程同上述一样。因此合闸、分闸线圈只需短时工作。机械保持方式适用于不需频繁动作或长时间合闸场合,合闸可靠、节能,不受控制电源影响。


5.维护

5.1.建议用户建立定期维护制度,确保接触器状态良好。定期对绝缘框架、真空管、电路系统进行清洁,保证绝缘良好及动作正常。

5.2.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,结构件是否有异常。

5.3.辅助开关应动作正常,辅助触点接触良好。

5.4.检查开距、超程是否符合要求。它们影响接触器的分合闸的可靠性。


5.4.1.开距:即主触头分开的距离,可通过动导电杆某一点的运动距离测得。过小将影响耐压和分闸可靠性。使用中因触头的烧损会有所变化。

5.4.2.超程:即接触超行程。合闸时,在触头已经闭合动导杆不能再运动的情况下,分合板还将压缩触头弹簧,这一段距离就是超程。超程是可靠合闸的重要保证。使用中因触头的烧损会有所变化,需要定期检查。方法如下:分合板下面有一个万向圈和半圆球。在合闸时,检查万向圈与分合板之间的距离,就是实际超程。一般可用样板检查。

5.5.电气联接是否有松动?应联接牢固。

5.6.真空管真空度检查很关键,一般采用工频耐压法检查,其耐压值应不低于1/2的额定耐压值。

6.技术参数

6.1 主要参数:见表

6.2 控制、辅助回路

6.2.1 控制电压Ua:AC或DC 110V、220V、380V、或根据用户要求定制。

6.2.2 控制功率:电保:启动<900W保持<30W。

机保:合闸<800W分闸<700W。

6.2.3 辅助触点:常开常闭触点最多可九组组合,机保为五组组合。

6.2.4 触点容量 : AC380V  6A ;AC220V  10A。

6.2.5 工频耐压:2KV(元器件除外)。

6.3.动作特性

6.3.1 分、合闸时间≤120ms。

6.3.2.三相同步性≤2ms。

6.3.3.最低吸合电压≤85%Ua,最高释放电压=10%~75%Ua。

相关产品